方谷评论我小说集的那篇小文章被我不成气候的小说拖累,一直不被注意,除了小说作者的我。因为我发现这个中年瘦个子,并不是迂腐的“学究”,方谷不仅有丰富的古典文学知识,而且颇具外国文学素养,这与我偏爱中国古典文学和大量阅读外国文学同一个频道。
新世纪开始时,我有一部中篇小说在南京的《青春》杂志将发头条,副主编给我写了“编后记”,要求我用电子邮件传来照片和写一篇创作谈,还要有一篇评论。我先是恳请一位北海老大哥写,老大哥看不上我,不肯,我忙找长辈方谷,方谷一口应允,并在杂志指定的时间内交稿。我除了感谢,还在稿酬到来后,第一时间送到方谷手中。那时方谷在北部湾东路一家烟糖公司超市值守,我和区作协签约成为签约作家去采风开会,活动期间收获很多书,我带回北海送给方谷。方谷翻着厚厚的书本,连声说好。
一晃多年,我从北方回到故乡,那时方谷世居的高德已成古镇,一边开发,一边保护。我重新联系上方谷,到他家,看他的大花园,有时也带朋友去他那里“听古”。
这就有了5月末在北海老街的“文化名家北海驿站”为方谷组织的一场讲座“高德古镇的前世今生”。
那天,方谷以他已成书的十多万字的《高德历史文化》为基础,侃侃而谈,尽情倾诉了他作为一个高德土著对高德这方故土的挚爱。方谷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岁月、事件、情调”,可以看出方谷对掌故不是枯燥的解释,而是偏向文学的趣谈。方谷从古镇史话讲起,高德的乡贤、历史事件、旧日况味、风俗、传说故事和谚语,娓娓道来。他把先有高德,才有“北海”这一名,说得有理有据、有情有趣,难怪市里有关部门打造“高德古镇”时,数顾茅庐,把方谷的文史书籍复印使用。现在我们看到的高德古镇的碑文和牌匾介绍,方谷的《高德历史文化》书稿里大多有记载。
一位八旬老者,对故乡热爱到著书立说,成为故乡的文史学家,我以为与我一样对他敬佩的会有不少人。果然,方谷到驿站“讲古”的时候,不少文史专家和爱好者都赶来了,他们中有在文物局做管理工作的,有收藏研究会的成员,有文化系统退休的文史研究者等,大家对北海文化建设的未来充满期待。方谷和这些文史专家、爱好者都希望能为北海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奉献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