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家乡的夜晚

符龙强
  立秋这天,卸下一个月堆积的繁琐与疲惫,我驾车携妻返回乡下老家。傍晚来临,凉风阵阵,原先堆积在身上的疲惫竟一扫而光。于是,我迈着轻盈的步伐,在老家漫无目的游走着。老家生机勃勃的夜晚,让我思绪飘飞,浮想联翩。

  地处桂西北一隅一个名叫塘浪的小山村,是我的家乡,我出生在那里,16年的光阴留在那里。后来,即便离开家乡,家乡也一直未离开过我的视线。

  打开记忆之门,我看到了三个关于家乡夜晚的记忆硬盘。第一个时间跨度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第二个时间跨度是80年代中期到2017年;第三个时间跨度是2018年到2023年。

  摁下第一个硬盘的开启按钮,家乡夜晚伸手不见五指,锅底似的黑,死寂的画面立即像放电影一样一帧一帧跃入我的眼帘。那时穷,夜晚各家各户照明用的,是一两盏光亮如豆的墨水瓶式煤油灯。灯光昏暗,火焰顶端黑乎乎的浓烟在低矮的屋子里四处乱窜,以至于屋子的每一处都染上烟熏的黑色。因为穷,因为落后,煤油得凭票供应,金贵得很。为节省煤油,晚饭后不久,一家老小就上床见周公去了。

  摁下第二个硬盘的开启按钮,15瓦到40瓦的电灯取代了各家各户夜晚沿袭了多年的煤油灯。不少人家窗户飘出的电视节目喧闹声,打破了家乡夜晚的死寂。渐渐地,电视银屏从黑白幻化成了彩色,电视节目的内容也渐渐地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围坐在电视机前,与银屏里的人物同喜同悲,成了晚饭后一家子人的消遣。房子里敞亮多了,可房外依然黑黢黢的。通向各家各户小如羊肠的泥沙路黄泥路坑坑洼洼。没有月亮的夜晚,要是缺少了照明的火把以及手电筒,就会寸步难行。要是雨天,夜晚出门,路上摔倒是常有的事。

  摁下第三个硬盘的开启按钮,是过去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场景。一条穿过寨子中间长约一公里、如玉带般紧贴在地面的平坦宽阔水泥路的两侧,冒出了两排如队列整齐的士兵一样的高杆太阳能路灯,以及各家各户安装在户外的太阳能庭院灯,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路灯庭院灯,泛着的亮闪闪白光,把家乡的夜晚照得透亮。

  房好了,路好了,户内户外的灯全亮了,家乡的夜晚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晚饭过后,寨上的老老少少三五一群,洗掉一天的劳累,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脸上挂着笑,像城里人一样,行走在那条有路灯照着的水泥路上,感受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所带来的健身快乐。嬉笑声,山歌声,洒满一路。家乡夜晚生动的内容远不止这些,散步归来,乡亲们各投所好,有的聚集在买有音响设备的五六户人家庭院里,手拿话筒,脚踩节拍,亮开嗓子,放声歌唱,尽管声音不怎么动听,甚至有些沙哑、有些走调,但一点都不影响乡亲们高歌一曲的激情。爱好相同的小学生则在篮球场上来一场想打多久就打多久的篮球比赛,“嘭嘭嘭”的拍球声,进球时的喝彩声,像是一首流行的摇滚乐,热闹了家乡的夜晚。还有的支起三脚架,打开抖音,按下录像键,把镜头对准自己,自导自演,讲一个笑话,或吼几声歌,或扭动腰身胡乱舞几下,然后,分享到抖音平台上,再看,夸张的惊呼声、哈哈声、咯咯声响成一片……

  我喜欢运动、喜欢唱歌,近几年每次回去,路灯亮起来的时候,我的身影准会出现在散步的欢乐队伍里,我浑厚的男中音与乡亲的歌声,准会在家乡夜晚的上空回响。

  家乡从前的夜晚不堪回首,如今的夜晚不再单调,令人神往。

 
     标题导航
~~~——记第五届北海市敬业奉献模范林启波
~~~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第04版:时事
   第05版:健康北海
   第06版:记录 副刊
   第07版:廉州湾 副刊
   第08版:时政
新闻战线的“尖兵”
家乡的夜晚
古城新意
万物皆可酿